您所在的位置: 项目季度报告 >> 查看详细
一、项目进展情况及取得成果
项目进展情况:按计划进行
主要研究阶段(起止时间) 研究内容 完成情况
2021.09.01-2021.11.30优化设计方案,做出成果建模及渲染出成品
项目研究成果(已取得的成果)
序号 项目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1TPA护目镜预期效果图图片
2TPA护目镜建模图图片
3TPA护目镜渲染图图片
 
二、项目季度报告

(一)执行进展情况

1.头脑风暴(思维导图)

 

2.竞品分析

品牌

优点

代尔塔

防冲击性强,镜片透光率高,大镜体设计,高清防雾,可佩戴近视镜,棉纶织造系带舒适不勒头。

爱护佳

贴合脸部,不压鼻子,佩戴轻盈,透光度高,双面防雾气。

Timedical/迪美希

舒适鼻托,加宽侧翼,提供更全面保护,通风设计,避免闷热出汗,使用舒适。

3. 创新点

1.电子温度计:在护目镜的顶部加入一个电子温度计,起到一个实时检测的作用,温度达到37℃,温度计会亮红,可以让周围人对使用者起到一个提醒的作用。

2.除雾器:在护目镜的两侧分别加入两个由块组成的可以活动的除雾器,通过按压除雾器上的按钮,使得除雾器变长,并且开始除雾(目的是为了除去镜面上的雾气)

3.气垫保护套:在护目镜的外围加上了一层硅胶保护套,一是为了增加护目镜的使用周期,二是在保护套与人脸接触的部分运用了气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护目镜给脸带来的压痕

4.挂口罩:将口罩的带子挂在凹槽处,防止口罩对耳朵的磨损,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调节将带字放在合适的凹槽处


(二)具体成果

1.产品造型选择

名称

优点

缺点

防风护目镜(镜腿式)

透气,缓解起雾,可与近视眼镜同时佩戴

无法全方位防护,不可调节大小

防风护目镜(松紧带式)

轻便,防飞溅,可调节大小

存在换气阀门,容易隐藏病毒

医用护目镜

全方位防护,松紧带设计解放耳朵

容易起雾

结论:TPA护目镜将采用全方位防护松紧带造型设计,全方位保护的同时解放耳朵。大视野,大视窗,更好的观看体验,柔软的面框和鼻垫更加贴合,更舒适。根据人机工程学设计,贴合面部轮廓结构,使用户拥有更好的使用体验。

 

2.镜面材料分析

材质

优点

缺点

聚碳酸酯(pc镜片)

具高强度及弹性系数、高冲击强度、使用温度范围广;

②高度透明性及自由染色性;

③成形收缩率低、尺寸安定性良好;耐疲劳性佳;耐候性佳;

④电气特性优。

熔融体黏度大,流动性差,成型加工难度较大;

光学树脂

重量轻

不易破裂

防雾性强

透光率高

容易擦伤

相同度数和折射率厚度较玻璃镜片厚

装框时容易产生变形

不耐高温

有机玻璃

透明度较好, 坚固程度较高, 硬度低

②重量轻

生产难度大、成本高

结论:医用护目镜要具有抗腐蚀性,防止一些腐蚀性较强的药水侵蚀;具有防冲击性,防止近身手术时可能产生的物体对眼部造成伤害;防雾性能要好,保证医护人员视野清晰等。聚碳酸酯PC,具有透明度高、抗冲击性能好、不易破碎。抗冲击性强,基本上摔不碎,而且折射率高、镜片薄、无毒、透明、质轻等特点,是专门做护目镜的材料。

3.镜身材质选取

部件

材质

优点

镜框

聚氯乙烯(PVC)

①环保

②成本低

③重量轻

④较强护冲击性

松紧带

弹力硅胶带

面光滑不易隐藏细菌病毒

镜框内圈

海绵垫层

防止长时间佩戴对脸部产生的压力

3. 海绵垫层技术

   海绵软垫表面呈波浪状结构,且海绵软垫和固定带上分别设有透气孔和通孔,使其与人体皮肤接触时,能够减少对人体皮肤产生压力,保证了人体皮肤血液的畅通和空气流通。

       

4. 体温计技术选取

类型

优点

缺点

水银体温计

①价格低廉

②操作简单

③示值准确

④稳定性高

①测量时间长

②易碎且不易携带,存在水银污染和水银中毒

③对重病病患者、老人。婴幼儿等使用不便

④使用不方便

电子体温计

①读数清晰

②携带方便

准度较差

红外额温枪

①采集方便且简单

②快捷,采集时间短

易受环境温度影响,准度差

红外耳温枪

①采集方便且简单

②快捷,采集时间短

①易受环境温度影响,准度差

②不适合婴儿使用,容易伤害婴儿耳膜

智能体温计

①测量体温更加的精准

②24小时持续监测

③可以高低温报警,和发烧处理建议

没有显示屏

结论:疫情期间医护人员一直在一线忙碌,所以需要体温计能够轻巧便携,而且医护人员忙碌无法实时进行体温检查,所以需要体温计24小时进行持续检测,所以医用护目镜中的体温计最好的选择是智能体温计。

5. 除雾器技术选取

除雾器技术选取高效防雾涂层,在医用隔离眼罩内、外侧除雾装置(MC1型除雾器)、(MC2型除雾器)。

(三)方案

医用护目镜要具有抗腐蚀性,防止一些腐蚀性较强的药水侵蚀;具有防冲击性,防止近身手术时可能产生的物体对眼部造成伤害;防雾性能要好,保证医护人员视野清晰等。聚碳酸酯PC,具有透明度高、抗冲击性能好、不易破碎。抗冲击性强,基本上摔不碎,折射率高、镜片薄、无毒、透明、质轻等特点。TPA护目镜主要采用塑料与聚碳酸酯作为镜片的材料,让镜面视野变得开阔。疫情期间医护人员一直在一线忙碌,所以需要体温计能够轻巧便携,医护人员忙碌无法实时进行体温检查,所以需要体温计24小时进行持续检测,所以医用护目镜中的体温计的选择是智能体温计。TPA护目镜中体温计设计,采用智能体温计,材料由温度传感器,液晶显示器,纽扣电池,专用集成电路以及其他电子元器件组成。能快速准确地测量人体体温,与传统的水银玻璃体温计相比,具有读数方便,测量时间短,测量精度高,能记忆并有蜂鸣提示的优点,电子体温计不含水银,对人体及周围环境无害。TPA护目镜采用全方位防护松紧带造型设计,全方位保护的同时解放耳朵。大视野,大视窗,更好的观看体验,柔软的面框和鼻垫更加贴合,更舒适。根据人机工程学设计,贴合面部轮廓结构,使用户拥有更好的使用体验。海绵软垫表面呈波浪状结构,且海绵软垫和固定带上分别设有透气孔和通孔,使其与人体皮肤接触时,能够减少对人体皮肤产生压力,保证了人体皮肤血液的畅通和空气流通。TPA护目镜中的除雾器和挂口罩带设计,轻便又具有固定性。护目镜开“换气孔”大大降低护目镜的安全性,护目镜雾气对使用者视线干扰,内壁常由于皮肤蒸发的水蒸气形成雾气遮挡视线严重影响穿戴者正常工作,甚至由此导致意外事故,选用高效防雾涂层,在医用隔离眼罩内、外侧除雾装置(MC1型除雾器)、(MC2型除雾器)。

(四)预期效果

1. TPA护目镜建模图

 2.TPA护目镜渲染图

 3.功能效果解释

详情附件

4.各部件材质与优点

部件

材质

优点

镜片

聚碳酸酯(pc镜片)

强韧、不易破裂,质量轻,视野清晰

镜框

软硅胶塑料

贴合面部,柔软不易产生压痕

松紧带

弹力硅胶带

表面光滑不易隐藏细菌病毒

额温检测仪

温度传感器,液晶显示器,纽扣电池,专用集成电路以及其他电子元器件

快速准确地测量人体体温,读数方便,测量时间短,测量精度高,能记忆并有蜂鸣提示

除雾器

高效防护涂层、MC1型除雾器、MC2型除雾器

不再有“迷雾朦胧”、防飞沫、喷溅及微粒侵袭、防冲击、防风沙灰尘花粉、防刺激性气体、高清晰大视野、镜体轻便柔软更舒适

(四)存在问题

产品方面:

1.部分人群对材质过敏及不适应;

2.市面上没有合适型号的温度计与护目镜进行组装;

3.市面上没有实时检测的温度计,需要手动进行测量;

4.电子温度计是否能够互相检测,测量自己也能测量他人;

5.怎样将除雾器配置在护目镜上;

6.温度计与镜面结合时是否可以组装。

 
三、经费使用明细情况
项目获批总经费(元) 已使用项目研究经费(元) 已报销金额(元) 未报销金额(元)
20000 4000 0 4000
项目经费开支情况
名目 用途 金额(元) 备注
论文版面费 编写论文、电子图书会员 500
专利申请费
调研、差旅费 餐旅住宿 3000
打印、复印费
资料费 《产品的诞生》《设计思维手册》《国际产品设计经典教程》 200
试剂等耗材费
元器件、软硬件测试、小型硬件购置费 医用护目镜进行前期产品对比分析 300
其它
 
四、项目后期具体工作计划

主要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研究内容

预期成果

2021.12.01-2022.02.28

制作实物模型,进行测试

分析设计实物存在问题,分析产品设计评价,进行改良

2022.03.01-2022.05.31

后期调研

收集反馈信息,完善产品

 
五、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张亭

    该项目按照既有预定计划有效执行,且符合既定的研究进度安排,在设计调研和用户研究中取得了一些有效数据成果,虽查阅的资料还不够全面,以及目前所提出的设计方案较为单一,但与预期效果基本一致,应在后面的研究过程中加以补充,从多个角度解决实际问题,针对用户和使用场景的不同提出多个设计方案。加强国内外文献资料数据的补充以及实地考察项目分析,建模方面上可以更加细致。

()指导教师:谢陈梅

    项目组织有序,合理安排有效进行,在设计调研中提出TPR护目镜的起雾问题的解决、舒适问题的提升、创新问题的改造,并在材料材质的选取上有一定的研究心得,根据同类产品竞品分析,得出更加符合该项目的产品造型选择,在创新点上也有深入研究,后续可加深理论研究,提高设计方案水平。

()指导教师:李玉花 

    项目进展顺利,项目背景符合当下社会热点问题研究方向,团队成员分工合作,有效进行中,可制作多种方案进行对比,选出最优方案,后续可将设计方案优化,深入用户与市场研究。

 
附件:查看附件
 
主办单位:福建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   技术支持:南京先极科技有限公司